当前位置:中国财经报道首页 > 国内经济 > 新闻正文

寻找广东的隐形冠军:看小小雾化片如何打破德日垄断

来源于互联网 2018年01月23日 阅读(

从2011年至今,科日对超声雾化技术研发的大手笔投入至少有4000万元。“只有掌握核心技术,不再受制于人,企业才可能持续发展。”科日总经理叶卫忠对时代周报记者说道。

在德国莱茵河畔,数个在低关注领域拥有绝对市场占有率的企业,被世界知名管理大师赫尔曼·西蒙称为“隐形冠军”。在佛山南海,广东首个千亿大镇狮山,一批低调而务实的中小企业正成为当地制造业的中坚力量。

隐藏在狮山科技工业园的科日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科日的全称是佛山市南海科日超声电子(13.43 +0.98%,诊股)有限公司。2015年底,科日自主研发的超声雾化片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日均产量8万片,占据国内高端雾化市场70%的份额,2017年实现销量达到百万片。近年来,科日年均增长超20%,2017年销售收入为1.5亿元,2018年预计达到2.5亿元。

数据的背后,是科日连续亏损3年的翻身之仗。从2011年至今,科日对超声雾化技术研发的大手笔投入至少有4000万元。“只有掌握核心技术,不再受制于人,企业才可能持续发展。”科日总经理叶卫忠对时代周报记者说道。

随着新的国标出台,整个行业加快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多年的技术储备让科日超声对未来的市场有着更多的想象空间。

“国内也能提供高质量、高技术的产品。” 叶卫忠对此充满期待。

靠香薰机爆红站稳行业龙头

成立于2001年的科日,以雾化装饰灯、园艺类雾化器等雾化配件起家。小众市场的天花板日渐可见,但科日依旧坚持在雾化技术上研发。2005年市场缩窄,科日开始亏损。投资研发超声雾化香薰机,被叶卫忠视为科日的“救命稻草”。

“实际上,植物精油在高温破坏下会被破坏、散失。”叶卫忠告诉时代周报记者。2005年,他和一位精油企业的朋友聊天后才发现,当下的香薰炉并没有发挥精油的作用。“如果超声雾化技术和香薰结合,可能会有市场需求。”这是科日展现超声雾化技术的契机,也是一场赌局。

在持续亏损的情况下,对市场不明朗的产品投资研发,让合作伙伴感到忧虑,一度提出转型做太阳能(5.68 -0.35%,诊股)灯等其他产品,“贴补”当时的企业亏损。宁愿亏本都不愿开发其他产品的叶卫忠认为,这会分薄研发精力,“只做一件事,成功率更高。”

这场争论,让叶卫忠站稳了科日的定位。赌局的最终结果,科日赢了。

两次改良后,由科日研发的超声雾化技术,结合法国设计师设计的超声雾化香薰机在市场上一炮而红。2007年首次亮相广交会,随即吸引大量客商关注,国内外订单随之而来。两年后,科日研发的香薰机在日本占据销量榜首。时至今日,香薰机仍为科日的业绩贡献了半壁江山。

香薰机的爆红,国内多个企业开始争相模仿,大量的新产品推出,价格渐趋低廉,香薰机逐渐进入了行业衰退期。但与超声雾化技术相关的讨论并未停止。

打破德国日本垄断

在科日之前,小小的雾化片技术长年被德国和日本两个制造业大国所垄断。

雾化片的关键作用,是决定雾化颗粒的大小。“雾化片相当于是加湿器的引擎,不同的液体通过雾化片的超声波高频振荡,改变了液态水分子的结构而产生水雾,这些水雾就在空气中释放。”在科日负责雾化技术研究的黄宝坤对时代周报记者介绍,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空中释放的水雾颗粒大小就成为加湿器质量评判的标准。加湿过后能发现周边有一摊水渍的,就是水雾颗粒太大,无法在空气中完全释放。

将水分子完全改变结构从而产生水雾,就取决于超声雾化片的质量。彼时,国内的雾化片供应商能提供的雾化片基本是3000小时使用寿命,雾化量偏差为正负15%,加上其他配件后整体雾化量偏差为正负20%。

尽管科日在其他配件上控制好偏差量,但雾化片始终都是由供应商提供,无法确保提升的一致性。“而且如何确保是正负20%,没人能说清,因为没有基础数据来源。”黄宝坤说,那个时候,技术强如德国和日本,偏差为正负10%且寿命更长的超声雾化片就算可以生产出来,也会因成本高而难以保证交货期。

超声雾化片的技术瓶颈限制了加湿行业的发展。这一片小小的雾化片技术含量不低,但由于直接效益不高,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企业,都不愿意花时间和财力去做,以至于直接约束了现有的超声雾化技术,基本都是雾化效率低、雾化能力弱、使用寿命短。

与其被扼住技术发展瓶颈,不如自主研发。2010年底,科日将“高性能压电陶瓷换能片”项目立项,次年筹建换能器件研发实验室,在佛山国家高新区的牵线下,科日与中科院上硅所、华南理工大学等院所合作研发,并筹建子公司—佛山市科日压电器件有限公司,黄宝坤担任副总经理,负责技术攻克。

没有对应的设备,科日将行业专家列出的设备清单全部采购回来,花了近千万元;没有对应的人才,科日专门去日本找到龙头企业的退休技术专家,组建了一支工艺团队,将实验室研究的数据与生产线上每一道工序、工艺对接。

历时4年,实验室数据与生产线实现了可量化的生产对接,将偏差量控制为正负10%,承诺时限为8000小时、10000小时的超声雾化片并实现投产,日产能最高可达到10万片。这也意味着,科日成为了国内掌握超声雾化片关键核心技术的企业,且技术更为精细,打破外资企业的技术垄断。

如今,科日在国内高端雾化市场占据七成份额,成为高端雾化市场内生产超声雾化片的隐形冠军。“尽管科日的超声雾化片价格比同行要高出20%,甚至50%、100%,但依旧有企业愿意买单。”黄宝坤对时代周报记者说道,当企业要制造高质量、高技术的产品时,自然会想到找科日买雾化片。

参与制定国家标准

“隐形冠军之父”赫尔曼·西蒙指出,隐形冠军对研发的投入是一般工业企业的两倍多。每年科日都将年营收6%作为创新研发经费,从2011年至今,科日投放在超声雾化片的研发至少有4000万。近40人的研发团队撑起了科日在雾化片领域的话语权。

在科日的办公楼里还有900平方米的专业检测中心,分别对雾化片的寿命、性能等连续不间断地做测试,最长的一个测试从2015年开始持续至今,已经超过1.5万个小时。该中心具有SGS目击实验室资格,这也是国内超声雾化行业首个CNAS认证的实验室,任何企业、机构均可带着雾化片、雾化产品到该中心进行检测,并由该中心出具检测报告。这份检测报告可在美国、欧盟等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国际互认。

突破了雾化片的核心技术,超声雾化技术就能迎刃而解。前段时间,科日参与制定加湿器的国家标准。过去,加湿产品并没有国家标准或行业规定等相关规范。没有规范就造成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例如,消费者在购买加湿器时,仅能凭借加湿器的大小自行判断适用的空间大小,而生产厂家也无法给予保证。“大部分的厂家都没有基础数据来源,也就没有适用的标准。”叶卫忠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超声雾化的应用场景广阔,市场上与超声雾化相关的企业也越来越多,供给端与需求端就出现了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市场出现了怪圈:消费者希望购买高质量的产品,但国内企业只能提供价格低廉、性能一般的产品,消费者只好到欧洲、日本等国家抢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给这些有技术积累的中国企业发展机会,制定国家标准就是其中之一。“未来预计可以扩大到50亿元,有着技术优势的科日将会迎来发展的新浪潮。”叶卫忠说道。

叶卫忠向时代周报记者举例,早前一款用了科日超声雾化片的加湿器出口到日本,当地售价高达4.5万日元(折算人民币约2600元),为日本售价最高的加湿器。尽管如此,但依旧热销。反观国内,百来块钱的加湿器有很多,售价高的加湿器却卖不出去,消费者认为质量好的加湿器却不多,企业卖不动技术含量高的产品。

站在风口上的科日还将继续专注在超声雾化领域。“与其说隐形冠军,不如说我们是探路者(5.73 +0.00%,诊股)。”叶卫忠说道,在国内外的超声雾化领域,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如科日,不但能提供核心配件,还能提供解决方案。下一步,科日瞄准的是大健康领域,“以16年技术积累,造福百姓”。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文中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本网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本网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