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财经报道首页 > 空气能 > 新闻正文

政策、数据、市场:空气能迎来历史最佳发展机遇

来源于互联网 2016年04月19日 阅读(

空气源热泵行业从刚开始的热水器,到现在广泛应用到采暖、烘干,得到了迅速发展;销售额也从不到10亿,突破到现在的近70亿。虽然步伐有些缓慢,但一直稳定的在增长,特别是面对宏观经济下行、房地产市场依旧疲软等不利的外部环境,在整个家电行业发展态势整体低迷的情况下,仍在稳步前进,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也证明了行业的生命力之顽强。

如今,空气源热泵市场迎来了历史最佳发展机遇——从政策上说,空气热能纳入可再生能源范畴的技术解释工作已经圆满完成,住建部已经正式认可将空气热能纳入可再生能源范畴;从产值上说,2015年市场规模稳中有升,数年内有望突破百亿;从产品应用上说,家用热水、商用热水,采暖和冷暖一体化,干燥除湿和工业化应用已经获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政策:纳入可再生能源范畴大势所趋

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放弃粗放式增长,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推广和应用高效节能的技术和产品已成为共识。在2016年3月15日举办的中国(上海)热泵产业高峰论坛上,中国节能协会秘书长、中国产业联盟秘书长宋忠奎在致辞时也表示:“我们不少省份和地区也拟投入巨资加快节能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些都将为行业发展创造机会。”

由于雾霾天气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已经出台政策限制燃煤锅炉的使用,鼓励采用清洁能源,并对拆除燃煤锅炉给予部分补贴。部分省市,像北京、河北、山东、浙江、福建、江苏等地区,还出台了针对空气源热泵的鼓励政策。

2015年11月25日,空气热能被住建部科技司正式认可纳入再生能源范畴,这标志着空气能作为可再生能源已经得到国家层面的认可。对空气源热泵行业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利好消息。尽管还没有正式被纳入可再生能源范畴,但已是形势所趋。可以预见的是,在正式纳入可再生能源范畴之后,国家和各地主管部门在推荐空气源热泵用于新建筑和旧建筑的节能改造时,终于有法可依!空气源热泵在开拓市场时,也能够名正言顺的获得国家节能补贴或“煤改电”等专项补贴!再不用依附在太阳能热水或电采暖之下。

数据:突破100亿近在咫尺

尽管受大环境影响,热泵行业也遭到比较大的冲击,但仍然阻止不了其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热水市场稳中有升、北方采暖市场不断成熟、烘干市场方兴未艾。进入2016年,经过过去一年的初步洗牌和行业探索以及楼市回暖的东风灌溉,空气能行业将会迎来一个高速发展期。

在高峰论坛上,中国热泵产业联盟副秘书长、国际铜业协会高效供热项目主任赵恒谊做《空气源热泵供热市场发展现状与展望》的主题报告。赵恒谊在报告中指出:2105年空气源热泵采暖市场和烘干市场取得了突破,涨幅喜人。

《产业在线》副总编辑张丽喆也对2015年行业发展数据进行了详细的解读:“2015年,由于房地产、建材等行业发展低迷,空气能行业发展路途艰难,但是在全体行业人士的共同努力下,空气能行业取得逆势增长,特别是空气能采暖领域,取得了惊人的70.8%的增长,而壁挂炉采暖、电采暖和太阳能采暖都是下降的状态。”对于2016年的发展,张丽喆也给出了自己的预测:2016年,空气能行业整体增长10%,突破100亿近在咫尺。

随着“煤改电”项目的进一步推进,及两会上新能源利用再次成为关注热点,空气源热泵在采暖市场无疑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红利。以目前最为火热的北京采暖市场为例,根据权威数据统计,目前北京地区有采暖需求的135.40万户住户中,采用清洁能源(电、燃气)、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热泵)的比例较小,合计占13.94%,而热泵目前仅占0.7%,市场潜力非常巨大。

市场:新应用领域不断涌现

随着行业十几年的稳步发展,空气源热泵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已经从单一的热水领域逐步扩展到低温供暖、热泵干燥、工业特种应用等新的应用领域,并衍生出两联供、多联供甚至和燃气壁挂炉、太阳能耦合的家用和商用产品。

由于宏观经济下行,及房地产市场疲软,去年整个家电行业发展态势低迷,空调等家电产品下滑厉害,空气能家用机市场也遭遇严重挑战,在经历了前几年的快速增长后增速也开始放缓。但与燃气、太阳能、电热水器的销量下滑相比,空气能热水器的表现相对要理想一些,也更值得期待。

采暖市场是去年的一大亮点,特别是北方采暖市场,在政府“煤改电”政策的引导下,行业厂家纷纷北上,不但参与度越来越高,还树立了一大批大型采暖样板工程。目前,北方采暖市场方兴未艾,潜力巨大,而南方采暖市场也像星星之火一样开始燎原。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几年,热泵采暖将会成为一种重要的采暖方式。此外,在采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暖、冷联供甚至冷、暖、热水多功能一体的产品受到市场的高度关注,冷暖一体化将会是未来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文中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本网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本网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