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财经报道首页 > 博报.智库 > 新闻正文

为什么说炒股的投资者更应该读懂塞勒

来源于互联网 2017年10月11日 阅读(

10月9日,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正式揭晓——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理查德路塞勒(Richard Thaler)获得这一殊荣,理由是其在行为经济学的成就。

塞勒这个人很牛,研究生阶段念的还是文学,之后才攻读经济学,居然还能获得诺贝尔奖经济学奖。也正因为如此,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最终花落塞勒,还是有点出乎人们的意料。理由有二:

其一,从行为经济学与博弈论交叉关系的角度,过去10年已有三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在相近领域获奖,除今年的塞勒以外,此前还有2012年的埃尔文路罗斯和劳埃德埃路沙普利,以及2013年的尤金路法马、拉尔斯路皮特路汉森和罗伯特路席勒获奖。

其二,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已经过去10年,全球金融市场似乎再次进入“平静期”,而塞勒的行为经济学研究,除了应用于消费者行为和政府政策之外,更为重要的领域恰恰是金融市场的投资决策参考。

就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而言,理查德路塞勒与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之一罗伯特路席勒有极大的相似性,二人均将心理学嫁接到传统的经济学研究之中,且他们的理论建树均有益于大众投资者理性参与金融博弈。稍有不同之处在于,塞勒坚守经济学家的严谨,而席勒除部分严谨的学术论文外,还写作出版了较多的财经畅销书(如《非理性繁荣》和《金融新秩序》)和大众媒体财经专栏。

传统的经济学研究叙事较为宏大,传统的经济学家以建议“国富民强”为己任,并以做政治家的经济顾问(或经济导师)为毕生之志向,他们的研究成果往往也是集大成式的,广泛涉及货币、就业、生产力、自由市场、国际贸易、金融市场,如亚当路斯密、凯恩斯、弗里德曼等。

塞勒的研究则更“实在”,甚至于在菜市场买菜的大妈都能听得懂。比如他曾有个著名的“大拇指定律”,即建议股市投资者少看股价,认为看的次数越少,投资收益越高。这个确实有一定道理,恐怕老股民都懂的。

如果说传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诉求是“为公”,那么,更侧重于个体应用价值的新兴经济学研究,则明显充满了“为民”之色彩——资产价值如何评估才合理,群体性心理对金融市场的波动效应,投资的收益与风险应该怎么平衡,这些对于大众投资者显然是极其有用的。

抛开可以应用于消费者行为和政府政策的研究不论,塞勒的行为经济学理论对金融市场大众投资者的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只要你用心咀嚼、潜心思考,绝对会有一字千金的收获。

比如,塞勒等根据“输者赢者效应”(投资者对过去输者组合过分悲观,对过去的赢者组合过分乐观,导致股价偏离其基本价值,待一段时间之后市场自动修正,前期的输者将赢得正的超额收益,前期赢者的超额收益则为负),提出了博弈股票收益的新方法——采用反转策略,买进过去3至5年内输者组合,卖出赢者组合,这一策略可以使投资者在未来3至5年内获得超额收益。

如果我们借鉴塞勒的“反转策略”,对过去10年的A股市场进行复盘,会发现其中确实有道理,而且一点也不像很多股评家讲得那么复杂。2007年10月~2008年10月A股大跌、小盘股跌幅远远大于大盘股,在2010年股指期货推出后,选择买入中证500卖出上证50,即使不带任何杠杆,持有3~5年的收益也是相当可观的。而在2014~2015年小盘股涨幅远远大于大盘股时,这时选择卖出中证500而买入上证50,即便其后A股发生大幅下跌,持有至今收益也是很不错的。

基于这样的认识,建议炒股的投资者,应当赶快去读读理查德路塞勒的著作。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文中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本网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本网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